国足最缺后腰, 范志毅到黄博文, 中国何时有保利尼奥

2025-08-03 03:04:12

熟悉中国足球的朋友一定能发现,整个国家队的各个位置都有明显的短板,尤其是在中前场以及后防线,但真正严重的,还是在后腰位置。虽然大家普遍认为中前场和后防线的问题比较突出,但一个出色的后腰,往往能决定一支球队的整体水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后腰既是连接前后场的枢纽,又是防守的第一道屏障,对球队的攻守平衡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后腰的职责不仅是为中前场的进攻球员提供支持,传递精准的直塞球,保持进攻的流畅,同时还需要担负起拦截对方进攻的重任。如果这个位置的球员做得好,他的表现就成了球队整体实力的体现。而一旦后腰在防守上出现失误,导致失球,那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后腰的工作虽说艰辛,却又非常重要。回顾过去,中国足球曾经涌现过不少优秀的后腰球员,比如李铁、郑智、范志毅、黄博文、赵旭日、蒿俊闵等人。但如今,我们却很难再找到一位像样的节拍器型后腰。

现如今,后腰位置几乎被外援所垄断,很多俱乐部宁愿使用外援,也不愿给本土球员机会。这导致了国内球员缺乏上场的机会,尤其是本土后腰球员的整体水平出现了断层。那么,今天的中国本土后腰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首先,许多本土后腰球员要么没有足够的比赛时间,要么就算上场了,也只是当外援受伤或者轮换时才有机会得到一些出场时间。在国际比赛中,国内后腰在最基本的出球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更不用说组织进攻和掌控比赛节奏了。以王上源为例,尽管他有一定的特点,但和黄博文、范志毅等前辈相比,差距依然明显。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后腰被誉为球队的“腰杆”,如果这一环节不牢靠,即使前场攻击群再强大,整体实力也难以称得上顶尖。在防守时,后腰是拦截对方进攻的第一道屏障,不让对方直接威胁到中卫;在进攻时,他是球队的发牌器,负责出球并衔接后场与前场。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本土后腰,大多数都存在控球不稳、防守能力不足以及位置感差等问题。加之青训体系的缺失,传统的“硬朗型”后腰逐渐被技术型后腰所取代,但这一代球员普遍技术粗糙,缺乏足够的判断力。此外,外援的挤压让本土后腰球员的上场机会更加稀缺,而战术体系的滞后则导致后腰球员在现代足球中扮演着越来越复杂的角色——既要防守,又要出球,还要参与进攻。

不过,最近在中超联赛中,的确有几位年轻的本土后腰球员展现了不错的潜力,他们或许能够成为中国足球的新希望。比如大连英博的廖锦涛,今年25岁,身高1米8,球商非常高,擅长通过灵活跑位和传球来分配球权,防守意识也相当出色。尽管他的身体条件相对单薄,但他的传控能力是国足中场最为稀缺的。还有徐彬,今年21岁,身高1米79,爆发力强,擅长对抗和拦截,风格上有点像日本的远藤航。再比如杨明洋,30岁,体能充沛,跑动范围广,阅读比赛的能力很强,是国足所急需的稳定器。最后,吾米提江今年才21岁,思维清晰,传球精准,抢断果断,甚至能够从中卫转型为后腰,或许他能够成为国足的“黑马”。

c7c7

说到这些新兴的本土后腰球员,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足球何时才能培养出像保利尼奥这样的顶级后腰?保利尼奥不仅能在防守上展现出强硬的一面,还能带领球队发动进攻,成为全能型中场。

黄强歪谈体育认为,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我们的后腰球员缺乏稳定性和高质量的比赛经验。每当球队在对方的进攻区域获得球权时,我们缺少一个能够护住球并迅速组织起进攻的后腰,这使得我们在面对强敌时,往往无法掌控比赛节奏,进攻无力,防守也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拦截。以往范志毅、李铁、赵旭日、黄博文等后腰球员的表现已成为历史,但现在,除了王上源可以勉强应对,其他的本土后腰球员问题依然不少。不过,也有一些潜力股值得期待,像大连英博的廖锦涛、上海海港的吾米提江、成都蓉城的杨明洋以及徐彬等,他们展现了不小的潜力。希望几年后,能够有更多优秀的本土后腰涌现,真正能像保利尼奥那样,兼具攻守能力,成为中国足球的中场支柱。

本文为黄强歪谈体育原创,信息和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

国足最缺后腰, 范志毅到黄博文, 中国何时有保利尼奥 - C7娱乐 - 相信品牌的力量 - C7官方登录入口- c7c7